Search

<閒聊>
前天晚上跟資料科學社群的夥伴分享職涯的心路歷程,最後的雙向溝通蠻有趣且值得深思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閒聊>
前天晚上跟資料科學社群的夥伴分享職涯的心路歷程,最後的雙向溝通蠻有趣且值得深思的,簡單總結幾個大家在意的點:
-
1. 關於 LinkedIn 加好友的對象,大家認為還是需要過濾一下。舉例來說,可以加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對象(當我們想成為某種公司類型的資料科學家,那我們就去加已經成為這樣的人),當我們發出交友邀請時,如果同時能留些訊息更好,應該也會給對方留下較好的印象。
-
2. 產業知識的深度確實也變成現在數據工作者滿在意的話題,這和現在 AI /data 的服務在市場乍看飽和有很大的關係,如果能更站在服務買方的角度思考,專業服務才有辦法有差異化。因此,了解市場需求似乎也變成數據專業人員的技能點之一了。(數據專業人員實在好徬徨,技能點數點不完,一天只有24小時啊…)
-
3. 和上題 AI/Data 服務飽和狀況有點相似,回頭看看 AI/Data 人才,我們會發現 Junior 人才開始有點求職不易,因為現在太多人都有辦法在履歷中表現數據領域的專業。我們暫不探討履歷是否真實性足夠,但已經開始讓人覺得數據人才滿街跑,這是現在年輕的數據人才求職遇到極大的瓶頸之一。
-
4. 議價薪水真的是困難的主題,特別是,我們要如何在自己可接受的薪資範圍、工作的興趣程度、自己真的能帶給公司的貢獻取得平衡。有夥伴提出如果需要議價,可以參考美國同職能的職位薪資級距,並轉換成求職地的物價水準來進行衡量。
-
對我來說,除了第一點之外,每個都是很難的課題😂 理性思考容易,但結合其他軟性的因素,又要拼湊更多的選擇了。
-
以上,消化後再來討論。

-
週末來放空一下,我家到處都有可以躺著(?)的空間,讓我可以好好針對各種煩瑣的事物中找到靈感。
-

#職涯探索 #職涯規劃 #資料科學 #自我成長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曾任職 AI 團隊負責人、資料科學家等資料領域相關角色,其他時間是愛買衣服的敗家女子? - ? 將會分享資料科學知識/職涯規劃的小撇步/職場女力的探索過程
View all posts